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显示面板及材料全球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第一,产值占全球一半。新型显示器是承载图像信息的主要载体,是人机交互的重要界面。被誉为数字经济的“眼睛”、人工智能的“窗口”。研究表明,我国显示产业已步入“AI+显示”发展的快线。在成都举办的世界显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首次设立人工智能与显示技术融合专区。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新型显示技术与大型AI U模型相结合,从工作到应用领域都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委员会发布的《中国新型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2025)》研究院指出,我国显示产业正在进入“AI+显示”联动发展的新周期,各种“AI+显示”最新解决方案和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专家指出,AI算法推动显示技术从传统的“被动信息输出”向“主动交互载体”转变,显示技术也产生了AI的输出、显示和交互功能。中科院院士欧阳中灿:通过人工智能与显示硬件的深度融合,屏幕可以根据用户的视线自动调整图像的焦点,或者通过手势控制实现与虚拟空间的交互。这将是人机交互的新常态。我国面板在全国的显示率达到55%。 “十四五”以来,我国新型显示产业取得了以下成绩:三个维度:规模、创新、整合。预计到今年年底,我国新型显示产业总产值将占全球一半以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数据显示,我国显示面板全球市场份额已达55%,显示材料达到43%,均居全球第一,产值占“世界半壁江山”。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常务副秘书长胡春明:2024年,我国新型显示产业产值将突破1000亿美元, 7400亿元,同比增长12%,全球市场份额将超过49%。预计2025年我国新型显示产业产值将突破1100亿美元,逼近8000亿元,每年增长率约为5%,约占全球市场的54%。胡春明表示,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面板制造基地和研发应用地区,通过创新技术和产业集群升级,实现了从“规模领先”到“质量领先”的跨越。中国光学光电行业协会液晶显示器分会预计,2025年全球新型显示器产值仍将超过2000亿美元,新型显示器相关消费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至8400亿美元以上,市场潜力巨大。